婴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课教材
大班音乐活动:熊与石头人
1、 活动目的:
1、 可以依据幻灯片内容大胆表现欢快和笨重的两种不同音乐,并能依据音乐性质进行游戏活动。
2、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婴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2、 活动筹备:
1、幻灯片、碰铃、双响筒、鼓。
2、知道小鸟、兔子、熊等动物的动作特征。
3、 活动过程:
(一)观看幻灯片,帮助婴幼儿理解音乐内容。
1、 看一看:(1)这是什么地方?(2)出了什么事情?(3)都有哪个?(4)后来如何?
2、 说一说:(1)这里这么安静,如何才能让森林热闹起来? (2)每部分图片要配哪种音乐?(婴幼儿依据自己对图片的感受,说说图片要配哪种背景音乐。)
3、 听一听:(1)婴幼儿倾听教师筹备的音乐,听一听是几拍子 的音乐?(2)感受图片与音乐相结合的成效。
4、玩一玩:教师弹奏,婴幼儿尝试跟着音乐唱唱跳跳。
(二)音乐游戏:熊与石头人。
1、 教师扮大熊,婴幼儿扮小动物游戏。
2、 个别婴幼儿扮大熊,其他婴幼儿扮小动物自由选择造型游戏。
3、 打击乐伴奏深化游戏。婴幼儿按意愿饰演小动物,其余婴幼儿选择乐器为音乐伴奏。
4、游戏规则:教师弹奏舞曲,婴幼儿自由结伴舞蹈。教师弹奏《熊走》音乐,饰演“熊”的婴幼儿按步伐走出来,饰演小动物的婴幼儿自由做造型不动,动的“小动物”则被“熊”吃掉,退出游戏回座位等待。
(三)教师提出问题结束游戏。
“今天小朋友玩的都非常高兴,请你们回家将来想一想,还有什么不一样的玩法,可以玩的和今天不同?”
婴幼儿园大班黄梅戏表演唱:新猴子学样
1、游戏玩法建议
1、点兵点将游戏中尽可能让每一个婴幼儿有游戏的机会。
2、演唱歌曲部分:婴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游戏形式渐渐递增,提升婴幼儿的参与兴趣。
2、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筹备】
1、草帽17顶、老爷爷的装扮一套、带绳子的塑料筐两个。
2、听过故事《猴子学样》。
【活动目的】
1、感受黄梅戏的曲调风格,领会其中的诙谐和幽默。
2、尝试依据情节、角色创编动作帮助理解记和忆歌词。
3、乐于参加戏剧表演,注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要拥挤。
【活动过程】
1、赏析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导入课题。
教师:你们听过黄梅戏吗?黄梅戏是安徽的一种地方戏曲。
教师完整地表演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婴幼儿赏析。
2、初步熟知歌词,理解戏曲内容,知道戏中角色。
教师:戏曲里表演的是什么故事?
教师第三完整演唱并提出需要。
教师:戏曲里有什么角色?他们如何唱的?
3、婴幼儿初步学习戏曲中的对唱部分。
教师:老爷爷做了什么动作?他为何要如此做?他心里是如何想的?
婴幼儿回忆戏曲中的爷爷角色唱段并学唱。
教师:小猴子如何学样的?师生互动,交换角色进行表演。
游戏“草帽在哪儿”。
以一对1、一对2、一对多人的递进的'方法帮助婴幼儿掌捏对唱部分,注意依据婴幼儿的学会情移时调整速度和韵味。
4、婴幼儿尝试完整地演唱黄梅戏《新猴子学样》。
5、师生分角色完整表演戏曲,鼓励婴幼儿依据歌词内容大胆表演。
提出表演需要,婴幼儿进行黄梅戏表演唱。
教师:小猴子如何发现草帽的?他们说了什么?
婴幼儿学说黄梅戏中的说白,并学唱戏曲中的猴子角色唱段。
借助道具完整表演。
延伸游戏内容:启发婴幼儿最后不再学样,改变故事的情节,激起婴幼儿游戏兴趣。
婴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放风筝》
动作建议:
1、A段八拍一个乐句,乐句的前四拍是4下剪的动作,后四拍则变一个造型。
2、教师在B段中的示范动作尽可能要优美。用教师我们的体态去感染孩子。
3、教师B段音乐中,做前、后、左转、右转吊线暗示,教师鼓励婴幼儿理解后应尽快按暗示的方向变化身体地方和姿势。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的】
1、感受乐曲的欢快氛围,体验与同伴一块合作饰演角色“放风筝”的快乐。
2、通过察看教师的示范,学会B段音乐老爷爷收放风筝的动作。
3、倾听音乐,依据音乐的变化完整表现出放风筝的情景。
【活动筹备】
1、音乐《放风筝》、风筝图片的PPT
2、婴幼儿有过放风筝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以前有一位老爷爷特别爱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啊栩栩如生、造型各异。
(播放PPT,婴幼儿察看)
老师出示四只不同类型的风筝图片。“让大家一块儿看看老爷爷都做了什么风筝呢?”
2、感受A段音乐,学习变风筝造型。
过渡语:你们看什么风筝来了?它是如何出来的。
教师依据音乐变风筝造型,婴幼儿察看并发现教师变造型的规律。
指导语:老师的风筝是如何变出来的的?
婴幼儿边听音乐边按步伐变风筝造型。
3、感受A、B段音乐,初步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继续讲述情境:你们猗猜后来风筝们飞上天了吗?可是没老爷爷的线他们如何飞得起来呢。不过就在这个时候老爷爷回来了,他不但没生气,还携带这类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这类风筝都非常聪明,老爷爷风筝线往哪边扯,他们就往哪边飞。他们飞啊飞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倾听音乐,婴幼儿当风筝,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块坐在座位上随音乐步伐自由模仿风筝向不同方向飞的动态。
4、和婴幼儿一块玩放风筝的游戏,完整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块玩放风筝游戏1-2遍。
教师引导婴幼儿发现按步伐、飞得有美感的“风筝”,并请其示范。
请个别婴幼儿上来当老爷爷放风筝。
重点训练怎么样当老爷爷来指挥风筝飞舞。
婴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当老爷爷,一人当风筝打游戏。
引导婴幼儿评价:合作得如何?动作是不是优美、是不是有步伐、是不是看了主人的指挥
5、出示中国龙的图片,引导婴幼儿怎么样集体合作变中国龙风筝。
过渡语:今天老爷爷扎了一条巨龙风筝,你们能把这个大伙伙变出来吗?
引导婴幼儿讨论:怎么样变成一条龙,怎么样飞起来。
教师当老爷爷,放飞“中国龙”。
婴幼儿园儿童剧表演教材:马兰花
1、游戏综述
中国民间故事《马兰花》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和花草不一样的个性,让勤劳和善良战胜懒惰和邪恶。故事中人物特征鲜明,表演色彩浓郁,正面形象的代表有马郎、小兰、小鸟,反面形象的代表有大兰、老猫、狼,两组形象具备强烈的对比性和明确的教育意义。婴幼儿同情小兰的悲惨遭遇,憎恨大兰的懒惰和老猫与狼的贪婪,尤其是对“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目前就开花!”这句经典的台词不止是朗朗上口,而且对其中所表达的勇敢、善良、勤劳等内涵铭记在心。
婴幼儿经过小班和中班的多次表演学习,有了肯定的表演基础,对表演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婴幼儿听过《马兰花》这个故事将来,立刻被故事内容和情节深深地感染了,他们跃跃欲试,产生了表演的冲动,于是大家排演了儿童剧《马兰花》。
2、游戏互联网
3、游戏筹备
(一)经验筹备
1.婴幼儿会复述故事《马兰花》,知道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2.婴幼儿会唱黄梅戏《对花》和表演舞蹈《欢庆》、《漂亮的家园》,为儿童剧表演做筹备。
3.知道各种动物的典型特点,学习通过特定的动作来表现不同角色的特征。
(二)游戏资源
1.创设场景,筹备道具。
场景:树林。
道具:马兰花、竹篓1个、树枝若干。
2.选配音乐。
《漂亮的家园(选自小天鹅婴幼儿园大型歌舞剧《绿色家园》):用于1、五场“花”和“草”上场。
“凶狠、狡猾”的重金属音乐:用于老猫等2、4、六场上场。
黄梅戏《对花》:用于第三场小兰和马郎的对唱。
《欢庆》中国风格的民乐):用于第六场结束。
(三)家庭与社区
1.父母为婴幼儿提供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书,帮助婴幼儿知道有关常识,丰富直观经验。
2.父母为婴幼儿的表演游戏提供废旧材料和半成品,并与婴幼儿一同设计和制作道具。
4、游戏提示
1、到了大班,因为表演情节的增加,表演剧情之间的衔接变成了重点,假如衔接不好,就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从而直接影响表演的环境。因此,在场与场的衔接环节,教师都会依据剧情播放相应的音乐,一方面提示有关的婴幼儿上场.其次也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
2、在表演中,教师让每一个婴幼儿都参与活动,因婴幼儿的个体差异导致其表现也各不相同。能力强的婴幼儿表演的欲望和表现力都比较强,但个别胆小的婴幼儿却缺少单独表演的能力。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让胆小的婴幼儿进行群体表演。譬如表演花草或者一群小鸟,让他们在群体表演中大胆地说颁布词,做出动作,如此在满足婴幼儿表演欲望的同时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已了3
3、在游戏中出现了反面角色,有些婴幼儿不愿尝试,一直认为自己表演了反面角色,日常自己就成了反面人物。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第一应尊重婴幼儿的选择,反面角色的婴幼儿进行鼓励表彰,让婴幼儿在评价的时候谈我们的感受,并介绍一些国内因饰演反面角色而大获成功的出色表演艺术家的故事,同时请父母帮助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婴幼儿渐渐在心理上得到认可和同意,想表演反面的角色。
婴幼儿园大班教材——歌曲《欢乐颂》
活动目的
1.激起婴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与歌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2.培养婴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与步伐感。
3.引导婴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大胆演唱歌曲。
活动筹备
1.图片:白云,蓝天。
2.图谱、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白云、太阳
教师:小朋友们看,图片上有哪些?天多蓝呀高高的在上面,哪个来了?又有哪个来了?
多美的画面呀,蓝天高高,白云飘飘,太阳公公在微笑。这么美,大家来一块说一下。
过渡语:大家看到的这类美景,还有一首好听的歌呢,就表现了欢乐、开心的心情,名字就叫“欢乐颂”。
请小朋友迅速的找一把椅子坐下,大家一块儿赏析一下。
2、展开
1.课件赏析歌曲(播歌词音乐,放课件)
教师:歌里都唱了些什么?是否咱们刚刚看见的美景呀?
让大家一块儿看一看。
2.借助图谱朗诵歌词
教师:小朋友说的可真好,目前我就来演唱一遍这首“欢乐颂”送给大伙。
3.教师表演唱(放伴奏)
4.看课件,师生唱(放伴奏,点课件)
教师:刚刚我看到有些小朋友都不由自主的跟着老师一块唱起来了,让大家看着大屏幕一块儿唱一唱。
老师唱得大声一点,小朋友可以小声一点。
你们第一遍就唱得这么好,真很好,相信再唱一遍时,小朋友的声音必然会愈加宏亮、好听,对不对?
5.教师指挥,婴幼儿唱(放伴奏)
教师:小朋友,你们唱得太好听了,我感觉咱们都可以组成一个合唱团了,我来当指挥,你们就是合唱团的演员,怎么样?
那一会大家唱得时候,大伙必须要看我的指挥,我的手工作小,小朋友就小声唱,我的手工作大,小朋友就大声唱,咱们来试一试怎么样。
过渡语:小朋友可真棒,都会用大小声表现歌曲了,你们知不知道?不只你们喜欢唱,大人也喜欢唱,咱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唱的!
6.观看“欢乐颂”视频(放视频)
引导语:欢乐颂这首乐曲,是一首世界名曲,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每当大家开心开心的时候,或是欢庆重大节日时,大家都会唱起这首歌,表达自己开心的心情,寄托美好的祝福。
7.小结(放歌词音乐)
教师:小朋友,咱们就把欢乐颂这首歌,拍成一个精彩的节目,表演给全园的老师和小朋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