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颜色》小班美术教材
活动目的:
通过操作和涂色活动,区别2—3样相同种类物体的长短,培养动手能力、比较能力。
让婴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能依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开心的情感。
活动筹备:
蜡笔、纸
活动过程:
1、说一说
请婴幼儿察看桌上的不同实物,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作用与功效。
2、比一比
1、同样两类物体进行比较
问:你感觉哪把尺长,哪把尺短?
追问:你用什么办法了解它们的长短?
2、师:老师手里的两条绸带哪一条绸带长,哪一条绸带短?
追问:你用什么办法了解它们的长短?
分别比较两把尺和两条绸带的长短,说说哪把尺长,哪把尺短;哪条绸带长,哪条绸带短。
3、三样相同种类物体进行比较
师:我这里有3支蜡笔,哪一只蜡笔最长,哪一只蜡笔最短?
哪个能来给蜡笔排排队,从最长的排到最短的?
师:我还请来了管子,大家也来给他们比比哪个最长,哪个最短?
目前大家了解他们哪个最长,哪个最短了,哪个能来帮它们根据顺序排排队?
3、涂一涂
1、师:我的纸上还有一些朋友需要小朋友来帮助他们比出长短。
师:大家把长的尺和长的绸带涂上黄色,把短的尺和短的绸带涂上蓝色。
师:把最长的蜡笔和管子涂上黄色,把最短的蜡笔和管子涂上蓝色,剩下的就涂上红色。
2、请婴幼儿在训练纸上按需要涂颜色
活动深思:
这是一节小班的数学活动,活动的重点在于区别物体的长短。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兴趣都非常浓厚,最后环节的操作完成度也还很好。活动中我通过出示不一样的物体来让婴幼儿进行长短的`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我忽视了一个细节就是长短的比较应该放在水平平面上,不应该竖着放,如此更合适比高矮。在出示绸带进行比长短的时候,因为操作纸上一条绸带是弯曲的,我选择了同样长短的绸带进行比较,孩子们不可以非常不错的理解,应该使用长短不一样的绸带,然后将长的绸带进行弯曲变长和短的绸带一样长,如此孩子们可能能更好的理解。整个活动,我缺少了让婴幼儿操作的环节,如此就缺少了趣味性和游戏性,操作也是一个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的过程,应该加入活动中。在选择比较的物体时也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如此孩子们在讲述时更容易也更了解。
活动点评: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的设计没考虑小班婴幼儿的年龄特征,没让婴幼儿在游戏、操作中学会比较的办法来学会物体的长和短。本次活动,大多是教师在前面说教,而婴幼儿不是非常主动的学。并且在活动中,教师对于比较的办法讲述的更不是非常了解,(重叠和长短排等)虽然在活动设计时体现出来,但在活动中没。在活动中,婴幼儿讲述的较少,教师讲的太多。这类作为新教师应该注意到的。
闪光点:
1、教师的教学思路比较明确,环节能层层递进。
2、材料的筹备比较充分。
不足:
1、目的拟定时,教师应考虑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什么。这次的活动是数学活动,让婴幼儿区别长短,应该让婴幼儿看卡,比较物体的长短。
2、对于数学活动,教师对于语句的概括必须要规范,正确引导婴幼儿。
3、材料的筹备要考虑周全,如像比较长短,就要选择不一样的颜色,使能力差的婴幼儿在同伴的启发下也能学会。
建议:
1、在第二个环节因增加婴幼儿的操作机会,使婴幼儿学会比较的办法。
2、操作纸的需要教师可以参考班级婴幼儿的实质状况,有机的进行调整。
小百科:颜色是通过眼、脑和大家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对光的视觉感受,大家肉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波长范围非常窄的电磁波产生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表现为不一样的颜色,对色彩的辨认是肉眼遭到电磁波辐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视觉神经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