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教育视点」让孩子从小体验快乐

   日期:2025-07-23     来源:www.ygwledg.com    浏览:467    
文章简介:成功固然非常重要,但它却不可以代替快乐。一个对事业、生活缺少乐观态度的人总是也非常难获得成功未成年人教育是眼下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想发表点怎么看,便给远在美国的朋友发了封邮件。

成功固然非常重要,但它却不可以代替快乐。一个对事业、生活缺少乐观态度的人总是也非常难获得成功
未成年人教育是眼下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想发表点怎么看,便给远在美国的朋友发了封邮件。朋友非常快就回了信,上写亚裔爸爸妈妈眼中的好孩子,下列10条标准,摘编如下:
1、高考考试得满分;
2、会拉小提琴或弹钢琴,而且要达到能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水平;
3、申请考试报名20多所高校,并且全都通过录取线;
4、考入全美名校,而且能获得足以支付学费的高额奖学金;
5、有四样癖好。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第四是喜欢弹钢琴或拉小提琴;
6、喜欢古典音乐,不喜欢煲电话粥;
7、考取有高额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
8、立志成为一个脑外科专家;
9、与一位亚裔美国大夫结婚,儿孙也很成功;
10、喜欢听爸爸妈妈亲讲述他们过去的故事,特别是他们赤着脚走20多里路去上学的艰苦历程。
看了这10条标准,我不禁忍俊不禁。朋友是改革开放后去的美国,他的女儿是在美国上的中小学,现正筹备考大学。据朋友讲,这10条标准在同龄的亚裔孩子中流传甚广。不难看出,这类标准非常可能就是这类亚裔孩子们编撰的。他们生活在两种文化的碰撞磨擦之中,自然会处处把爸爸妈妈亲的谆谆教诲与学校里美国老师教授的观念相对照,因此便有了由如此的对比而产生的一些怎么看,这10条标准就是如此的产物。标准虽然讲的是旅美亚裔爸爸妈妈亲眼中的好孩子,但它多少也能代表国内爸爸妈妈亲的规范。譬如高分数,会弹钢琴,不喜欢煲电话粥等,其实也是目前很多中国爸爸妈妈亲期望孩子能做到的。
就标准所追求的目的来讲,这10条与美国爸爸妈妈的追求或期望有不少差别,到底孰优孰劣,难下定论。世界上原本就没绝对完美的教育方法。这10条标准当然也包括了很多积极的东西。但,旅美亚裔的孩子们为何要编出如此的规范来呢?一定是他们有不认可的地方。那就是这10条标准没涉及,而对孩子们来讲又是十分要紧的东西,我想这当中非常重要的或许就是快乐了。
如此的规范当然是以成功为目的而设计的,或者说,在很多爸爸妈妈看来,成功是等同于快乐与幸福的。其实,近年来颇受争议的唯分数论的症结也在于此,它实质上体现了大家目前的教育观在非常大程度上是以成功为主导的。
成功固然非常重要,但它却不可以代替快乐。一个对事业、生活缺少乐观态度的人总是也非常难获得成功。借用中国儿童教育工作者卢勤的一段话来做本文的结语:快乐是一种体验,体验是其他人代替不了的。让孩子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要紧。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