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园婴幼儿教育经验技巧
婴幼儿园婴幼儿教育经验技巧1
参加早教活动的孩子因为父母的伴随,情绪大部分都是积极、愉快的,但也不乏常常出现几个“爱哭”的孩子。年龄小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哭闹也就成了最常见、最典型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有些父母总会因孩子的哭声而惊惶失措,有些则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变得焦虑不耐,甚至有时会用暴力和恐吓来让孩子止哭,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进步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大家必须要擅长察看,用心聆听孩子的需要。
案例1、源源是一个瘦瘦小弱的小孩子,聪明,学习力强,但他的性格特点也像他的人一样,很内向,每次来上早教一直哭哭啼啼的。在早教活动中也一直粘着父母,不愿一个人参与区角游戏,需要父母伴随游戏。首次哭,是爷爷伴随首次参加早教活动,本来孩子的情绪正常,但在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抢了他的玩具,并推了源源一下后,他哇哇大哭不止,在爷爷拥抱安慰后止泣。第二次哭,发生在班早教班门口,源源和奶奶来园,老师热情的对源源打招呼,他却像做错事情一样,神情紧张,过了一会哇哇大哭,并躲进奶奶怀里,寻求安慰。第三次哭,是源源一直看着其他人玩,却不敢和大伙一块玩,老师上前想对其进行沟通交流,源源立刻就哭起来,直到奶奶抱着才止哭。
剖析:案例中的源源,首次哭是由于其他人欺负了他;第二次和第三次哭都是由于老师的接近,他对老师和同伴都存有一种“戒备”。可以看出源源是一个极度缺少安全感的孩子,他内向敏锐,受挫能力差,他通过哭来回避与老师和同伴之间的交流,并极度渴望得到亲人的安慰和关爱,以填补心中的'不安全感。
之后,我特别对源源的关注,时刻以温顺的笑容、抱一抱摸一摸他的小脑袋等肢体语言或者表情来回话他的紧张,并鼓励父母不管孩子是不是哭泣都尽可能多亲亲抱抱孩子。我首次如此做的时候,源源的反应是“戒备”的,而当我第二次第三次对其传达我的友好时,他开始会用微笑来回话了。
案例2、君君小朋友是个最好动的小孩子,每次来早教都是精力充沛,可他也是个“爱哭鬼”。陪同的奶奶不关注孩子与材料互动指导,而君君平常很容易和小朋友之间发生冲突,今天抢了其他人的玩具,明天又和什么小朋友打架了。只须未遂其意,他一定要用“拳头”来获得“胜利”,若老师和父母指出其错误制止他,他常常哇哇大哭不止,这就使得奶奶每次都心烦气躁的大声斥责君君,有时甚至态度暴力,可是君君依然不改“陋习”,其他父母和小朋友看着一直远远避开他,久而久之,君君成了班里的“爱哭小霸王”。
剖析:案例中的君君的哭是是哭闹的情绪,他的表现是比较固执和偏激的,一不顺心就通过哭闹和暴力来发泄我们的情绪,这也说明了君君是个缺少安全感的孩子。因为父母暴力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对任何事物都产生戒备、抵触的心理,从而将这种心理也反应到了行动上。总是其外表的强悍反而愈加证明了君君内心的敏锐与脆弱,导致了孩子“愤世嫉俗”的外部表象。
对于君君的行为,我最初也很烦恼,在与父母交流之后,建议父母可以和孩子进行更多的互动和交流,不要冷眼旁观,更不要随便对孩子随意打骂,家庭中要打造和谐的环境,引导孩子培养平和友善的性格特点与交往习惯。同时,我每次都用热情的拥抱和亲吻来迎接君君的到来,发现问题准时指出后,耐心的抱着他鼓励他“君君真棒”“君君进步真大”。经过一个多月,君君已经不哭闹了,再更不是当初那个“爱哭小霸王”了,看到老师都会开心的扑过来问好。
深思:“哭”总是能反映出孩子最真实的人格和最原始的需要,大家可以通过孩子的哭声解析到孩子的心理,相对于源源和君君,他们本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个体,拥有完全不一样的个性,但从他们的哭泣中都表现出了他们的安全感缺少,这种安全感缺少也致使了他们敏锐、不喜欢交往等一系列心理疾病。所以大家要看重孩子的哭泣,及早发现孩子哭泣的根源,通过教师和父母双方的努力采取正确的手段来满足孩子的需要,帮助他们健康开心的成长。
婴幼儿园中班婴幼儿教育经验2
1、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大家常常看到有些父母对孩子大声地呵斥:“你如何连这都不了解。”“快点过来,听到没?!”……如此的事在我一个人身上也时有发生,大家做爸爸妈妈的总是觉得如此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我们的威严,能让孩子更听话。
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办法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无论是在自己、亲戚、朋友家还是在公共场所,当你要对孩子怎么说的时候,请试着蹲下来,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蔼可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需要。你是否发现,用如此的方法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高兴地去实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达到的是同样的甚至是更好的成效,所不一样的只不过你说话的方法而已,而孩子却更高兴了,对你的“命令”同样是实行的。这就是由于你蹲下来了,你用和蔼的口气和他说话。
2、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当着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训孩子最科学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孩子子的领悟能力相当强,当你不想让他做某事时,只须轻轻地摇摇头,或悄悄地对孩子瞪瞪双眼,他婴幼儿园托班就会了解的,完全没必要大声讲出。假如你还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外出前和孩子达成默契,就当是你们之之间的秘密:“假如你看见父亲摇头,那就说明不可以那样做;假如父亲点头,那就是赞同了。”
3、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伴随孩子渐渐长大,他的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长。当你喂他吃饭时他说“我一个人吃”,当你帮他着装时,他说“我一个人穿”,可能他会弄得满身是饭,可能他会把衣服穿得一团糟,但大家不要打击你的兴致,而要信赖他,鼓励他,给他学习的机会,不然孩子将从来不会“长大”。
4、当令调整关爱的方法
伴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要适合调整我们的关爱方法,不要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人,每件事都包办代替。大家可以借助一些好机会,对孩子提出新的需要,帮助他成长,如此不会压抑孩子的才智。
比如,当孩子过两岁过生日时,你可以对孩子说:“孩子又长大一岁了,从明天开始就要自己刷牙洗脸了”;又如,当筹备送孩子上婴幼儿园之前,你可以对孩子说:“孩子下个月就要上婴幼儿园了,从目前开始要自己一个人睡觉,掌握盖好被子。”
5、相互间多多交流婴幼儿
不要只不过一味想了解孩子在婴幼儿园的状况,也应该把你的上班状况告诉孩子,比如,父亲上班时干什么工作,母亲平常喜欢吃那些,父母对孩子什么表现感到非常高兴等等。对孩子打开你的心扉,孩子也会同样对待你,交流的问题解决了,爸爸妈妈和孩子相互之间就有了默契,这对孩子的成长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