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金属和盐》测试题
1、单选题
1.实验室中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办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需区别的物质 | 办法 | 办法 |
A | 海水和自来水 | 尝味道 | 测试导电性 |
B | 硝酸铵和磷矿粉 | 察看颜色 |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C | 棉织品和涤纶织品 | 察看颜色 | 点燃闻气味 |
D | 氮气和二氧化碳 |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 分別通入紫色石溶液 |
A.A B.B C.C D.D
2.“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无小事。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常识正确的是()
A.亚硝酸钠有咸味,可替代食盐做调味品
B.常见的食品塑料袋多为聚乙烯塑料袋
C.熟石灰可以做食品干燥剂
D.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3.只用一种试剂一次就可将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三种物质辨别出来,这种试剂不是( )
A.紫色石蕊溶液 B.硫酸铜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碳酸钠溶液
4.将等水平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水平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氢风韵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依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状况 B.铁消耗稀盐酸的水平最大
C.锌肯定过量 D.镁肯定过量
5.下列实验策略不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策略 |
A | 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将铁、铜分别放入硫酸锌溶液中,察看现象 |
B | 区别NaOH和NH4NO3固体 | 加水溶解,察看 |
C | 区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 分别点燃两种气体,检验燃烧产物 |
D | 除去N2中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A.A B.B C.C D.D
6.向肯定水平含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水平分数为10%的Na2 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水平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水平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Oa段表示产生气体的过程且X的值为53
B.图中Xb段表示产生沉淀的过程且Y值为63.6
C.C点时,溶液的pH>7(不考虑气体的溶解)
D.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1种
7.物质的作用与性质密切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C.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炼铁高炉的炉渣出口比生铁出口高,是由于炉渣的密度比生铁小
8.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策略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策略或结论 |
A | 检验某固体为碳酸盐 | 取样,滴加盐酸,察看是不是有气泡 |
B | 辨别①CuSO4溶液②稀H2SO4③NaCl溶液④NaOH溶液 | 不需要其它任何试剂就能辨别,且辨别出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 |
C |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稀盐酸 |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
D | 辨别NaC1溶液、Na2SO4溶液和(NH4)2SO4溶液 | 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Ba(OH)2溶液,察看现象 |
A.A B.B C.C D.D
9.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办法,其中错误的是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办法 |
A | 铜粉 | 铁粉 | 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干燥 |
B | NaCl | CaCO3 | 溶解、过滤、蒸发 |
C | Cu 2溶液 | AgNO3 |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
D | NaOH溶液 | Na2CO3 | 加入适当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10.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C、D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肯定是中和反应
B.若A、B、C、D都是化合物,该反应肯定是复分解反应
C.若A为碱溶液,B为盐溶液,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C、D分别为单质和化合物,则该反应肯定是置换反应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办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
是酸
B.饱和溶液不可以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可以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C.NaOH溶液中的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
也能与酸反应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中没金属离子,不是盐
12.下列物质的名字、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A.氯化钠 化合物 NaCl B.碳酸氢钠 混合物 NaHCO3
C.氢氧化钙 氧化物 CaO D.氢氧化钠 纯碱 NaOH
13.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塑料、涤纶、合成橡胶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B.尿素、氨水、碳酸氢钠是氮肥
C.干木头、金属、石墨是导体
D.酱油、黑芝麻糊、蒸馏水是混合物
2、实验题
14.请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字:A_____,B_____。
(2)用KClO3与MnO2混合制取和采集O2,最好使用上图中的_____(填字母,下同),采集时察看到_____表明O2已集满。上述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其发生装置应使用上图中的_____(加持装置已略去),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用如图装置可以采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若气体从a端通入广口瓶干燥氢气,广口瓶应盛装试剂的名字是_____。
(5)兴趣小组在探究CO2性质实验时进行了如图改进,将左边胶头滴管中的稀硫酸注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中,右边管内挂的是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滤纸条,其中一条是湿润的,一条是干燥的。
①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
②将右边胶头滴管内的药品注入U形管内,察看到气球明显变瘪,则右边胶头滴管中的药品为_____。
3、判断题
15.如图中A—G为初中化学中容易见到物质,其中A、B、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且A、B所含元素类型相同;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每一个虚线圈中各反应的基本反应种类相同。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_____;F_____。
(2)反应G→E的基本反应种类是_____。
(3)反应F—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实验室用A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6.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 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4NO3、NaCl、BaCO3、Cu(NO3)2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察看实验现象,并加以剖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I.取肯定水平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混合后,过滤,得白色沉淀B和蓝色滤液C.
II向步骤I所得滤液C中滴加适当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试依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判断:
(1)白色沉淀B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固体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写出实验过程①中生成蓝色沉淀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液D中肯定很多存在的酸根离子为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5)若要检验混合物A中不可以确定的物质是不是存在,可以用无色滤液D进一步实验,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
17.物质世界中的六个部落举行“六方谈判”。六个部落的谈判代表A~F分别是稀硫酸、水、生石灰、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种物质中的一种。地方的安排规则是相邻的代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其中A、B都是氧化物,F是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B的化学式是_____,
C物质的作用为_____,
D一E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A、B之间的反应的基本种类是_____。
4、计算题
18.小黄同学为了测定某Cu﹣Ag合金中各金属的含量,取这种合金4.8 g与AgNO3溶液反应,加入AgNO3溶液的水平m与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的水平b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AgNO3溶液中溶质的水平分数(结果精准 至0.1%);
(2)该合金中银和铜的水平比(结果精准至0.1).
19.200克稀硫酸和169.9克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水平为300克。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水平分数。
20.泡腾片配料表如下:
成分 | 柠檬酸 | 碳酸氢钠 | 维生素C | 乳糖 | 色素香精 |
每片含量(4 g/片) | 未知 | 未知 | 0.2 g | 未知 | 极少量 |
泡腾片放入温开水中,浮于水面上,产生很多气泡,所得溶液喝起来酸甜可口。已知: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相对分子水平为192;泡腾片溶于水时,碳酸氢钠刚好与柠檬酸完全反应,生成Na3C6H5O7。
(1)泡腾片在水中产生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泡腾片中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水平比为_____。
(2)称取5.00 g泡腾片放入200.00 g温开水中,待泡腾片完全溶解,不再产生气体后,测得溶液水平为203.68 g.通过计算确定泡腾片中柠檬酸的水平分数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A 6.B 7.A 8.A 9.D 10.C 11.C 12.A 13.A
14.试管 长颈漏斗 ACDH(漏写不给分)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2KClO3 2KCl+3O2↑ ABE(漏写不给分) FeS+H2SO4═H2S↑+FeSO4 b 浓硫酸 干燥的滤纸不变色,湿润的滤纸变红色(漏写不给分) NaOH溶液(合理即可)
15.H2O Ca2 复分解反应。 Ca2+Na2CO3=2NaOH+CaCO3↓ 2H2O2H2O+O2↑
16.BaCO3 BaCO3、Cu(NO3)2、NH4NO3 Cu(NO3)2+2NaOH = Cu(OH)2↓+2NaNO3 NO3- 取溶液D少许,向其中加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氯化钠,不然没。(只加入硝酸银溶液也可以得满分)
17.CaO 除锈 Ca2+ Na2CO3=CaCO3↓+2NaOH 化合反应
18.(1)12.1%(2)2:
1
19.7.3%
20.CO2 16:21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