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上海高考考试作文题: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所有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所有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内涵的铭文,引起了你什么样的考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考察出考生的人文关怀
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表示,这个作文题很大方,可以考察出考生的人文关怀。假如考生只关怀我们的分数,不关心身边的社会,这篇作文就非常难写出高度、境界。
写作时,考生可以从念书、做人的角度来谈自己。“什么可以过去?”、“什么不能过去?”这是一种心态。学生在成长的历程中,一定会涉及到成功、失败,这类都是暂时的,也都会过去。但,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有的东西不会过去的,假如你做过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做过什么对不起人的事情,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人在社会上坐一些公益事业、贡献,看起来会吃亏,用长远的见地看,这类都不会吃亏。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历史负责。
考生还可以从世界、国家的进步来谈社会现象,对目前的社会现象发表我们的怎么看。当今社会,少数人为牟取更多利益、为了眼前的利益,会做出让人痛心的事情,坑蒙拐骗,做出对老百姓不负责的事情。其实,老百姓心中有一个碑牌,对这类事情都会有我们的评价,这类历史从来不会过去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什么东西是暂时的?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对考生来讲,需要有正确的怎么看、正确的立场。
可以写“青春”,可以写“灾难”
“这道题非常有新意,是历年来我最赏析的上海高考考试作文题!”原七宝中学特级教师毛荣富对今年的作文题大加赞赏,他觉得,好的作文题应该具备哲学味和诗意,并能分出学生的层次,今年这道题就能充分体现这一点。在此之前,他最喜欢的上海高考考试作文题是“我想握住你的手”,不过今年的题目蕴藏的意思更深。
在毛老师看来,这道题既有哲学元素,又有诗意,考生最好辩证地写,两方面都要涉及到,世上万物一直对立的,总有两重性,因此既会过去,也不会过去,而这个事物,可以是“青春”,也可以是“灾难”。譬如写“青春”,时间易逝,但奋斗的、激情的青春则会永远铭记心中,不会过去;譬如写“灾难”,汶川地震过去了,新的城市已经建好,温家宝总理此次访日,又将汶川学生折叠的千纸鹤送给日本震区人民,大家对待灾难的精神永远存在。
对于作文文体,毛老师建议,可以写成哲理性散文,将抒情和哲理相结合,记叙和议论相结合。至于这两句话本身,可以有所侧重,譬如“所有都会过去”占80%,“所有都不会过去”占20%。
重点是要有理性的考虑
“这篇议论文可以用的素材不少,重点是要有理性的考虑。”光明中学语文教师李新剖析说,比如日当地震、南方大旱等灾害和困难,大家要抱有一种乐观的心态,相信所有都会过去的。同时,大家又要从辩证的角度剖析,要看重或正视眼前的困难。当然文章也可以从个人角度来写,围绕念书和做人来写,怎么样面对成功和挫折,通过生活过程写出对生活的理解。
“从中大家可以得出结论,盲目的悲观或盲目乐观都是错误的,重点是有理性的剖析。”李老师说,这篇作文从思想性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较高需要,高中生已经走向成熟,他们对社会现象应该有一个理性的看待。
哪里感触深就写哪一点
原格致中学高级教师张国顺老师觉得,此次的作文题本身便体现了一种辩证的关系,无论是“所有都会过去”和“所有都不会过去”都非常有话可说。关于“一块都会过去”,考生可以从为何和如何两个层次去写。为何所有都会过去,由于事物是变化的,无论辉煌也好,失败也罢,最后都将会过去,所以要笑看成败。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用主观的努力变不利为有利,平和的心态可以让所有都变成过去。至于“所有都不会过去”,则可以更多的从反面来写,列宁曾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有些事情已经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大家不应该忘记。
张老师建议考生们可依据我们的领会有所侧重的表达我们的看法,主次分明,“什么感触深就写哪一个,其次可以稍微提一下。”不要为了兼顾双方过于平均两方看法而流于平庸,切忌“各打五十大板”。
给人回味无穷
一位多年从事高考考试作文阅卷的专家表示,高考考试作文阅卷,会鼓励学生放下写作,不会预设主题。这个材料作文有两个点:“所有都会过去”和“所有都不会过去”。对考生来讲,“所有”都是模糊的,考生具体要写什么,有非常大的空间。
有的考生会具体化,什么会过去,什么不会过去,考生会有我们的想法。这也让学生静下心来考虑,对于人的一生来讲,人的荣辱、财富等都会过去,但,人的感情、内在的精神等内核不会过去。
专家表示,这个作文题很有哲理,给考生非常大的想象空间,给人回味无穷。对考生来讲,这个作文题目很容易些,给考生非常大的空间。专家表示,考生写作时,需要涉及到两个角度,整体把握,这两个角度之间有非常强的内在逻辑。考生假如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文章会看上去比较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