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见各种烦恼。建议爸爸妈妈们别着急干涉,可以先问孩子以下八个问题。奇妙的是,总是只须问几个问题,问题就差不多可以解决了!父母,快来试一试吧!
1、出了什么事情?
这个问题看着不起眼,但尤为重要。不少父母碰到突发情况时,会习惯性地下判断:“肯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肯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假如大家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非常或许会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由于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甘心认错。
2、你的感受怎么样?
事情真相是客观事实,但当事人心里遭到的冲击是主观的感受。有时候,大家仅需让孩子说源于己的感受。一旦讲出,孩子的心情就会好多了。当一个人还有情绪时,他非常难听进其他人的建议,总要等到他的情绪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考虑。假如期望孩子可以听取大家的建议,就需要先理解他们的感受,让他们情绪有个出口。
3、你想要如何做?
这个时候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是冷静地接着问他第四个问题!
4、你感觉有哪些方法吗?
在这个阶段,可以和孩子一块进行头脑风暴,想出各种点子,包含适当的、不适当的、荒唐的、可笑的、幼稚的等等。要紧的是要允许任何看上去无稽的想法。此时,无论孩子提出什么点子,都不要立刻做出批评或判断。等到没办法想出更多点子的时候,就能问他第五个问题。
5、这类办法的后果会如何?
让孩子自己一一检验并查询每一个办法的后果会是什么?你或许会非常惊讶地发现,大多数孩子都能预见事情的后果。假如孩子的认知有差距,这个时候就能和他好好讨论,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亲子交流机会,但要防止过度说教。
6、你决定如何做?
假如孩子可以理解各种办法的后果,一般会做出比较合理、明智之选,即便他的决定不是父母期望的结果,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另外,父母必须要言出必行,不可以先问他决定采取什么手段,然后又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做。不然,孩子将来就可能不再信赖你。除此之外,即便孩子做出错误的选择,他也可以从中学到教训。
7、你期望我怎么样帮你?
当孩子说出期望怎么样帮助他时,父母应该积极支持。可能孩子会说自己可以自行解决问题,如此更有益于他加大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8、最后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符合你的预期?
在事情结束之后,可以问孩子最后一个问题:“最后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符合你的预期?”或者“下次遇见类似的状况,你会如何选择?”这可以让他有机会审视我们的决策。通过几次如此的训练,孩子就会渐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少父母会觉得他们的孩子年龄太小,没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事实上,即便是非常小的孩子也会运用一些方案和办法来解决问题。
父母不应该替孩子决定。由于一旦失去训练机会,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退化,遇见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
相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机会、适合的鼓励和具体的指导,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