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是个调皮捣蛋而有主见的孩子,入小学后,他的自我意识和对事情的剖析认识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强,假如大人对这么大的孩子只不过一味地进行管教,只能引起他的逆反心理,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只须大人舍弃传统的说教,在教育孩子时讲究一点暗示的艺术,并以心平气和的状况好好地与淘气的他玩玩心理游戏,就可使良药、忠言不苦口、不逆耳,还能使淘气孩子乖乖地听教听话。
用怕失败的心情挖个暗示陷阱
晚上睡觉时间到了,儿子却丝毫没刷牙的意思。我建议:大家比赛吧,看我先洗完澡还是你先刷完牙。儿子没兴致:不想比!强扭的瓜不甜,所有还要靠方法:我了解为何你不比赛了。我停下来,听到外面电视机的音量小了,我了解儿子在床上关注着我说话的内容,又缓慢地继续着话题:你肯定是怕输,其实我也怕输,只须你不来,我就必然会赢儿子拖着拖鞋的脚步声立刻在浴室门外响起,说真的,我真怕你来和我比赛呢,我还在想,你千万不要来就好了话没完,儿子已经走进浴室站在小板凳上给自己挤牙膏刷牙。才一会,儿子就已经刷好牙唱着歌大踏步地走出去。
不过到此为止,戏还没有演完。我在浴室里说:你的动作这么快,我如何可以和你比呀!记住啊,千万不要关灯睡觉先,不然的话,我可就全输了。劈啪!灯灭了。
母亲技巧:好胜是孩子的天性,在竞赛中得到胜利喜悦的体验,对于孩子子而言尤为重要。这个时候,假如大人能自谦地让让位,使孩子在略微付出后随便地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在孩子欣然同意的同时,大人也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巧用时间暗示,调整孩子作息秩序
尽管儿子深知睡眠充足的重要程度,但到了睡觉时间,他还是会习惯性地拖延一会儿。可惜,儿子中午的快乐并没因此而一直延续下去,因为在学校没睡觉,下午放学时他的双眼已经困得不可以了,精致明确的眼睛皮也变得重重叠叠和迷迷糊糊了,尽管这样,贪玩的儿子依然固执地坚持:老师说的,小学生晚上要9点才睡觉!我没和他正面交锋,只借助儿子玩语文游戏光盘调整音量的一点空挡时间,偷偷地把他身后的闹钟拨快了半小时,然后根据新时间提醒孩子准确地作息:8点30分了!洗澡去吧!9点了,关灯睡觉了。晚安由于这个做过手脚的闹钟,儿子成功地早睡了半小时。
为了提升孩子的作息步伐,有时闹钟会走得非常快,为了提醒孩子做事情认真仔细,它又会慢下来,总之,我家的闹钟会根据大人对孩子需要的需要去自行调节快和慢,非常神奇吧?
母亲技巧:对于一个有守时习惯的孩子来讲,遵守时间的约定确实是父母可以钻的一个空子,只须把孩子这个特征稍加借助,在适合的机会里暗示孩子时间的存在,就能使孩子顺从大人的建议而毫无抵触情绪了。
适合比喻暗示,让孩子作业更规整
儿子的作业速度非常高,但水平却不敢恭维,不协调的粗黑笔画总出目前他的本子上。通过察看,我获悉了他书写的问题当儿子发现笔画写短了或字写小了时,就用铅笔直接把写短了的笔画加长,或在不规整的笔画上覆盖一下比较规整的笔画。
我没直接点出他的不是,而是与他玩起了暗示游戏:吃饭时,假如发现嘴巴里的菜或饭里有骨头,你会如何解决?儿子立刻回答:我会吐掉!我又问:为何要吐掉呢?再在嘴巴里加上一口好东西不就成了吗?儿子惊异地看着我:如何可以呀?!必须要把原来有骨头的吐掉,假如不吐掉就再吃进来东西,必然会卡在喉咙里的!真懂道理,你看看这个字孩子,它的嘴巴里有骨头,你没让它吐出来还喂它吃新的东西,你的字孩子是否会卡住了呢?你看看
看着我们的作业本,儿子吐了吐舌头,把写错或不理想的字彻底擦干净,再写上笔画长短适合的端正的字。
母亲技巧:规则意识是在认识和同意的基础上渐渐形成的,让孩子理解复杂的道理其实并不困难,只须在孩子认知能力范围之内给予一点点暗示或强调,就能达到理想的成效。
形象暗示,让孩子了解整洁的必要性
儿子做事情总喜欢留尾巴拿衣服后,衣柜抽屉打开着;翻书后,书厨门打开着;蜡笔颜料用过后,盖子与本体远远离别;无论是走进还是走出,家门总会在他的身后大大地敞着说过多次后,儿子依然屡教不改,有时还振振有辞地反驳我的教育:打开就打开!可以随手拿随手放!便捷啊!
我没和他生气更没帮他整理,只叫他和我玩一个游戏:你把嘴巴张开,没我的指令你千万不可以要闭上,一闭上就输了,知不知道?由于孩子喜欢做游戏,于是同意了这个为难的游戏规则。
15秒过去了,儿子不耐烦地朝我看,我没理睬他,24秒时,儿子终于忍不住叫了起来:母亲!好了没?!你叫我张嘴巴张到什么时间?!我乐了:你这话好象在哪儿听过呢?对了!是你的书厨和衣服柜子!它们目前正这么说你呢!不信?你去看看!一会,儿子不好意思地走出来:衣柜和书厨的嘴巴,全部都闭上了。
母亲技巧:要纠正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有时候和他生气讲大道理根本没用途,只有让他经验之谈到错误的本性,才能使他意识到他一个人的过失,这个做法能使孩子迅速而直接获悉他的难受和事情之间的关联,这个暗示是对孩子不好的行为作了含而不露的批评。
反面暗示,激起孩子的上进心
整理房间是儿子不喜欢做的事,几乎每次叫他整理玩具书本就怄气。为了防止正面冲突,我用激将法应对他。我边整理我们的书厨边冷嘲热讽:我整理书的速度是最快的,你看看吧,一会我就能全部解决,你肯定不敢和我比赛听到如此的话,原本在电视机前着迷了的儿子立刻给我回话:哪个说我不敢!我肯定比你整理得更好更快!
母亲技巧:儿子非常不错胜,任何事都要斗个胜负输赢,要激起孩子去完成某项任务的勇气、毅力,从反面去刺激他,同样能达到激起孩子按大人所期待的去做的愿望和热情来。不过,使用这种办法的条件是孩子要有强烈的进取心。
暗示法就这么有趣和有效,仅需爸爸妈妈要运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施加教育影响,不只符合孩子需要自尊、独立的心理特征,还不容易使孩子与爸爸妈妈对立起来,特别在公开场所,它比直接教育的成效更好。
暗示有时仅能解决如何做的问题,至于为何要如此做还需要说服教育,使孩子真的了解其中的道理,他才能主动积极地去做,所以,在运用暗示时应密切地与鼓励、说服教育等办法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