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1.关爱是什么?
关爱,就是关心爱惜。
每一个人都被别人关爱着,也都在关爱着别人。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2.为何说关爱别人是一种幸福?
(1)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期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液和正能量。关爱使大家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赖,有益于形成好的人际环境,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3)关爱别人,收成幸福。关爱别人的人总是可以取得别人的尊重,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进步机会。所以,从肯定意义上说,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
3.如何关爱别人?
(1)关爱别人,要心怀善意。
大家应心怀友善,掌握关心、体贴和帮助别人。当别人遇见困境时,大家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2)关爱别人,要尽己所能。
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须尽己所能为别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3)关爱别人,要讲究方案。
帮助别人时,要考虑别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面对复杂情形,要擅长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首要条件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4.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哪儿?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
5.为何服务社会?(服务社会的意义)
(1)服务社会体现生活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
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认同,达成大家自己的价值。
(2)服务社会可以促进大家全方位进步。
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大家的视线不断拓展,常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境界不断提升。
6.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
(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大家年轻人担当责任。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大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大家可以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合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
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大家都要从实质出发,讲求实质成效。
(3)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大家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要好好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掌握竭尽全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以后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