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间,一学期的学习又结束了,寒假模式正式开启!一个月的寒假生活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一段时间。
但,离开了校园、摆脱了老师,假如父母再不加以约束,没自制力的孩子比较容易培养不好的习惯。
在此,记者提醒各位父母,寒假里千万让孩子离得远远的这10大作死行为,期望父母看重起来!
01 寒假十大“作死行为”
人在一个熟知又舒适的地区里,会习惯性的变懒,然后堕落再堕落,直到假期结束。
下面列出了十大“作死”行为,你家孩子占了几条?
1.中午才起床
“起床吃饭啦,快十二点了。”此时,你用最大嗓门喊孩子起床。
回家没几天,孩子的生活作息完全被打乱。
不吃早饭,不想洗头;不想外出,不想运动。
每一天,孩子都是“睡到自然醒”。
晚起是假期的正常状态,一天一直从中午开始
2.凌晨才入睡
说好的早睡早起身体好,说好的自律,一到假期,就抛诸脑后。
原来天天晚起是有缘由的,晚睡晚起,完全顾不及健康。
把熬夜说的理所当然,为了王者荣耀或者某部电视连续剧,为了聊天为了还没有写的作业,各种理由让堕落到12点将来才睡觉。
3.手机是命
零零后的一代,一直手机不离手,缺少假期生活规划。
没适当的假期生活时间表,基本上处于混沌状况,天天什么事都不干,天天游走在游戏与追剧之间。
不是有多喜欢游戏,有多喜欢看追电视剧,而是那个虚拟的世界,填充了生活的空白,于是成了名副其实的“低头族”“手机控”。
4.什么事都不干
张嘴必说“没劲”,闭嘴则曰“没意思”,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了解自己喜欢干什么,不了解自己不喜欢干什么。
百无聊赖却不愿迈出探寻兴趣的步子,说好的见想见的人,做想做的梦,去想去的地,学想学的常识。
到头来,没一件事是能坚持下来的。
5.超越24小时没看书
每次放假回家,做的最自信的事情就是:拿了一堆书回家,以为自己会认真学习。
有多少人是拿回来的书又原封不动的拿回去?评论区里举个爪我看看到底是哪个!
6.烧钱大手大脚
新年期间,每一个孩子都会收到来自长辈的压岁钱,对于这笔压岁钱,每一个父母的解决方案都不同。
大多数父母都是没收孩子的压岁钱,借口一般都是:父母先助你收着,将来长大了还给你。
还有些父母会让孩子自由支配,孩子没投资理财观念,烧钱就会大手大脚。
其实压岁钱是培养孩子财商的利器,父母可以借由压岁钱,培养孩子的投资理财观念。
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把压岁钱存起来,让孩子自由支配,但父母要起监督用途,父母也可以帮孩子拿去投资理财,但要和孩子商量着来,和孩子讲解了解,在孩子的赞同下,才能如此做,如此的做法,让孩子既有了参与感,又培养了孩子的投资理财观念。
7.玩游戏上瘾
以前的孩子,放假时间都是聚在一块玩各种游戏,抽陀螺、踢毽子、丢沙包,目前的孩子,一放假就各自捧着手机打游戏,本来聚在一块的小伙伴,各自也没多大的交流,每一个人都低头玩手机,最大的交流就是组团打游戏。
电子商品是孩子假期最大的敌人,适合的玩是可以的,但一直沉迷于电子商品,就会深陷其中,没办法自拔,况且,长期盯着手机、电脑、电视,会干扰孩子的视力。
对此,父母必须要严格控制孩子用电子商品的时间,坚决根据约定的规矩实行。
另外,防止孩子沉迷于电子商品的最好办法,就是父母多陪陪孩子,陪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出去玩,陪孩子做游戏等,如此会转移孩子对电子商品的注意力。
8.饮食不均衡
三餐饮食不均,早餐移至中午,午餐移至下午或晚餐。然后夜里需要加夜宵。
这是很多学生放假期间的通病,除去饮食不规律外,就是紧急的偏食,肉类商品摄入过多。
蔬菜和水果则相对摄入较少,零食和饮料摄入太多,白开水喝得较少,身体健康问题时有发生。
9.缺少交流
不了解从什么时间起,孩子开始讨厌爸爸妈妈的唠叨......
爸爸妈妈有很多做法已经让孩子看不惯,甚至让孩子不习惯,原本亲近的爸爸妈妈好像一夜间变得陌生了。
孩子可能不想,甚至不屑于与爸爸妈妈交流,年少轻狂时,一直忽视家有哪些用途,青春成长时,总是离经叛道,大脑中的常识愈加多,越感觉爸爸妈妈絮叨甚至有的幼稚,爸爸妈妈越是劝导就越是反感,甚至常常与他们采取敌对的手段。
10.愈加懒
寒假天冷,不少孩子都爱宅在家不外出,天天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来打发时间。于是愈加懒!
所以,父母每周要抽出时间,带孩子外出,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体育运动,也可以和孩子一块逛逛公园,既训练了身体,又增进了亲子关系。
02比补课更要紧的是补习惯
除去要杜绝以上10大作死行为,记者还发现大伙最关心假期需不需要给孩子补课!
其实有这么个现象:
首次了解孩子成绩不好,父母第一反映是“补课!”;
第二次父母了解成绩不好,开始犯愁;
第三次父母会,直抒疑虑:孩子补课了呀!如何不见有进步呢?这种“校内差、校外补”的现象可谓是数见不鲜。
补课是不能已而为之,但寒假把期望寄托于补课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孩子之间学习成绩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他们学习态度上的差距。寒假,不如先补补这类习惯。
1. 补阅读习惯
阅读量对于作文写作有哪些用途毋庸赘述,而寒暑假是很多阅读的最好时期。
建议:
1.小说、名人传记、诗歌……阅读内容选择你有兴趣的即可。
2.学会最基本的阅读办法,掌握浏览、略读、精读等念书办法。
3.能借助多种途径扩展阅读量,中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00万字。
4.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掌握摘记和写念书技巧。
5.在阅读中掌握独立考虑,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重视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好的语感。
6.掌握选择课外阅念书籍、报刊,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遭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步个性,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2. 补预习的习惯
预习,并不意味着假期报一个辅导班,提前学新学期的常识。培养主动预习的习惯,开学后也要坚持下来。
建议:
1.第一选择合适的预习办法。
2.就算刚开始办不到最好,要紧的是要去做。
3.预习成效如何测试?
①试着对所预习的内容提几个问题。
②试着复述。
3. 补计划习惯
计划一直不可以实行?没了作业的压迫,假如假期的计划仍然不可以实行的话,那样说明最大的问题就是毅力问题。
建议:
1.假期伊始,先来仔细想想,这个假期最想在哪一点有收成?是单词量的突飞猛进,还是语文素材的积累,还是数学基础的巩固?选一个你最想要的目的,然后进行分解。
2.给自己些小奖励。当天的计划若能实行,可以在下周的计划表里给自己安排看一场电影。周计划能实行,和父母一块商量一个奖励手段吧,选你最喜欢的。
3.遇见变动时如何解决?写下天天非常重要的六件事。要紧者先行。
4. 补晨读习惯
不少同学英语学不好,非常重要是什么原因之一就是从来不开口,从来不读。晨读,可以帮助大伙找到英语的美感,培养英语的语感。平常早上时间太紧,目前总来得及了吧。
1.英语的美文、散文,选你一个人有兴趣的。最好富于韵律。
2.大声读,可以读出美感,读源于信。
3.固然最好的晨读时间是早上7点前,但睡懒觉起床的同学们读上一段,也肯定是聊胜于无。
4.通过读促进记。晨读文章数目不必太多,内容不必太长。一天半小时。一个寒假,选取5-10篇左右的文章就能。最好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
5. 补复习习惯
复习,永远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不会复习的人,年级越高,成绩越受影响。
1.复习要准时。不准时的复习等于重新学习。学任何一种新常识的当天晚上,必须要进行复习。
2.复习切忌动眼不动脑。走马观花的浏览只能加深机械的记忆,更要紧的是进行考虑。
3.复习和打造常识互联网可结合起来。复习一节时就打造一节的常识互联网,复习完一章,这章的互联网自然也明确了。
6. 补计算习惯
大到中高考考试,小到单元测验,不知有多少同学都饮恨于计算失误。其最根本是什么原因就是手懒、练的少,过于依靠计算器。这个问题不改,考试永远不可能得高分。
建议:
1.计算能力就是练出来的,扔掉计算器,一天做10道计算量大的题目。做错就重来。
2.勤于训练的同时,多察看,先苦练,再巧练。
7. 补高效习惯
作业总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写会作业,喝口水,再休息一会……领会一下高效的习惯。你会玩得更高兴,学得更高兴。
建议:
1.从半个小时开始训练,在这期间内,只专心做一件事情,譬如做一篇数学卷子,或者看一本书。
2.把所大概导致魅惑的东西收起来,或者干脆换个环境。舒适的家不是比较适合学习的场合。
3.假如连半个小时都没办法坚持,是否会对自己非常失望呢?想想失败的感觉,再想想成功坚持的感觉,遇见魅惑时做个正确的选择。
寒假来了,父母必须要合理的利用假期时间,帮助孩子培养以上7条好习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