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孩子的成长自然是最为关心与关注的问题。每个爸爸妈妈都期望我们的孩子可以平安健康的长大,可以有一个光明灿烂的将来。为了孩子,爸爸妈妈们付出了不少时间精力和财力,省吃俭用,舍弃难得的周末和假期陪着孩子奔波于每个辅导班的路上,舍弃和朋友、亲人的相聚,舍弃我们的兴趣、喜好甚至理想和工作。尽管这样,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还是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一边学一边玩,即便父母在旁边盯着也很难专心;有些孩子把爸爸妈妈当成了闹钟,可喊早了孩子不开心,喊晚了又换来一顿抱怨;有的上了中学的孩子事无巨细依靠爸爸妈妈;还有的已经大学毕业的成年人,却还不愿出去工作,待在家做“啃老族”。
爸爸妈妈为孩子付出了那样多,为何孩子却成了如此?是由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应当培养起来的责任感没得到好的培养,不可以对我们的小事负责,也没办法对我们的生活负责。责任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品质,一个没责任心、没办法对自己生活负责的孩子注定难成大器。
那样作为父母,该怎么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成为一个对自己生活负责的人呢?
1、做个有责任感的爸爸妈妈
身教永远胜过言传,爸爸妈妈是孩子的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越旁人。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父母第一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爸爸妈妈,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为工作、家庭和自己负责,用行动在平时生活里一每天感染孩子。身教要表目前生活的每个方面,准时完成作为爸爸妈妈应该承担的家务和责任,平常答应孩子的事必须要做到,有事错怪了孩子要敢于认错,平时不起眼的小事,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孩子的认知。
2、做一个“无能”的爸爸妈妈
朋友的女儿在记者舅舅所教的班级里,一次,朋友给我打电话,让我给舅舅说一声,把他女儿的座位给调到前排去,缘由是他的女儿的视力近期降低得非常快。记者当时非常想一口回绝,不是朋友的需要过分,孩子视力不好,需要调到前排的地方,这是情理之中的需要,问题在什么地方?为何是父母拐弯抹角地提出来呢?
类似的事情在日常随处可见,有些父母到学校帮孩子值日打扫卫生生怕孩子累着,有些父母在孩子和同学发生矛盾后到学校帮孩子处置矛盾怕孩子受了委屈,有些孩子都上高中了,父母还要帮孩子整理房间、整理物品、半夜起来给孩子盖被子怕孩子感冒……做爸爸妈妈的,一直不知哪来的精力,好像是无所不可以的救世主,啥事都能帮孩子解决解决。但事实上父母是用我们的辛苦和劳累保护孩子,反而剥夺了孩子成长和为自己负责的机会。当爸爸妈妈成了“无所不可以”的救世主,孩子总是就习惯成为需要爸爸妈妈帮助的凡人。面对孩子,爸爸妈妈可以“无能”一些,把成长的机会和责任留给孩子,自己也可以更轻松一些,何乐而不为呢?
3、让孩子掌握选择
选择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孩子的权利。作为爸爸妈妈,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在选择的过程中掌握怎么样选择、如何选择,也掌握为自己选择的承担责任。任何选择都随着着随之而来的结果,无人可以只做选择。爸爸妈妈应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允许孩子为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鞋子,允许孩子选择先做作业还是先看动画片,允许孩子选择我们的房间该怎么样布置,允许孩子选择自己课余的兴趣和补习班……
有个男生喜欢吃薯片,爸爸妈妈感觉薯片是垃圾食品,不想要孩子多吃。但父母没明令禁止孩子,而是和他商量:你在超市购物的时候可以选薯片,但假如你选了薯片就只能买这一样零食,而且下面的一个月没任何零食。当男生选择了薯片,根据约定一个月没吃别的零食。后来,男生还是偶尔会选择薯片,有时也会在选择薯片之后想一想,然后把薯片放回去,拿起别的东西。
4、允许孩子犯点错
孩子犯了错误是爸爸妈妈最不想看到的,无人期望我们的孩子犯了错误,甚至如临大敌。其实犯了错误对孩子来讲,是成长中必经的过程,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从小到大,没什么孩子没犯过错。想想自己,已经成人的爸爸妈妈是否有时仍会犯了错误,何况是青春期里心理敏锐对什么都好奇的孩子呢?
犯了错误固然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但大家从另一个方面去看,犯了错误也可以促进孩子进步和成长。假如父母可以在孩子犯了错误误之后积极地引导孩子剖析为何会犯这种错误,引导孩子去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对孩子来讲这就是一种成长和突破,下一次便不会再犯。有时,失误也是成长的一种方法。
所以,孩子犯了错误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父母要怎么样引导孩子从中发现问题并成长起来。当大家对孩子需要过于严厉,不允许孩子做这做那,反而会激起青春期孩子的不听话和好奇心,更容易在犯了错误后逃避问题和责任,这就需要各位父母在平常的日常总结经验教训,少一些偏袒和过分娇纵,也少一些责备与打骂,做一个明智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