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1”是指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2”是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与除去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
什么是高考考试“3+1+2”模式
高考考试“3+1+2”模式即“3”为国内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1”为选择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2019年2月26日,正式发文,确定了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正式启动高考考试综合改变,从2018年秋天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推行。
怎么样选择高考考试“3+1+2”模式的考试考哪几科
在高考考试“3+1+2”模式下,一共有12种可供考生选择的考试考哪几科组合: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物理+化学+政治、物理+生物+地理、物理+生物+政治、物理+地理+政治、历史+政治+生物、历史+地理+生物、历史+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历史+地理+化学、历史+政治+化学。
虽然在这种高考考试“3+1+2”模式的背景下,没文科与理科之分,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防止了以前只有文理科的弊病。但,同时也给不少考生与没考试报名经验的父母导致了非常大的困惑,面对这样多的组合,到底应该怎么样选择。
面对高考考试“3+1+2”模式12种组合,选择有两个原则:
首,特别善于并且喜欢理科的同学物理是必选,再辅以其它自己有兴趣的课程,可选择专业是比较广泛的。当然对于特别偏理的专业有特殊需要的也应该注意,譬如需要物理化学需要同时选择。
第二,对于讨厌物理,并且物理成绩较差的同学,只能选择历史,这也就意味着专业选择可以选择偏文类的专业,当然也有一些其他专业可以选择,譬如生物工程等。
第三,考生假如要以大学专业,作为自己高考考试选考科目的参考信息,应当在大学考试报名具备较为宽广的专业口径下,充分考虑我们的学习兴趣,尽可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善于的高考考试科目,只有如此同学们才能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充分挖掘自己存在的学习潜质。
从高考考试“3+1+2”模式来看,同学们在高中时期的学习,与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关联程度愈加紧密。高考考试改变的目的之一便是高中的常识可以转化为大学专业的常识基础,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在生活的基础学习阶段,达到学以致用的理想。所以,考生应慎重选择考试考哪几科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