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间开始,大家对孩子的问候从“你今天玩得高兴么?”变成了“你这次考了多少分?”。每次孩子回家都会面对这类锋利的语言,内心的重压自然变大,尤其是他们了解自己否定的回答会换来一阵数落时。
爸爸妈妈向孩子问这种话,自己感觉是对孩子的督促和管教,特别亲子共处时间少的话,更期望把握有限的时间好好“管教”孩子。但这种问话在孩子听来却是极其枯燥又冷漠的。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对我的关注是有条件的,他们只在乎我的“成功”,根本不在乎我的真实需要和感受。长此以往,不只亲子关系会变得疏远,孩子的自我建构也会遇见非常大的问题,这种教养条件下长大的孩子,要么变得逆反,要么害怕失败,怯于尝试新鲜事物。
爸爸妈妈们不如换种问法
“功课还顺利吗?我看你好像刚刚有的烦呢?”“你感觉什么课程比较有意思?”“你最喜欢弹哪一首曲子?我非常想听一听呢!”
如此的问话方法更关注孩子个人的感受、爱好,大人是以蹲下来的姿势进行倾听的。孩子会感觉:我是被看见的、被理解的、被爱着的。这样,孩子自己就会充满力量,能自己去解决遇见的问题。
亲子交流
爸爸妈妈与孩子交流存在妨碍,由于爸爸妈妈运用消极的的交流方法,命令、呵斥、指责、的方法“交流”。语言也会伤人,正所谓“利刃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爸爸妈妈尖刻的奚落、挖苦与讽刺带给孩子的伤害甚至会大于体罚对他的伤害。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封闭心灵,拒绝与爸爸妈妈交流,就会敌视甚至仇视爸爸妈妈。
大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自己与孩子思想观念方面的差异,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考虑问题,才能给予孩子最大的心灵慰藉,才能让孩子在亲情的温暖下健康成长。
怎么样进行有效的亲子交流是所有父母都想了解的问题。只有知道了孩子的心理需要之后,大家才能进行交流,由于这是对他的尊重,也是大家跟孩子交流的资格,当孩子跟大家打造起来交流的桥梁时,亲子关系才会愈加融洽,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