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区封浜高中第一学期高一
地理学科期终试题
满分100分 闭卷 时间:60分钟
1、 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地壳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中含量居第一的是
A.氧 B.硅 C.铝 D.铁
2.石灰岩经过变质用途形成的变质岩是
A.大理岩 B.石英岩 C.板岩 D.片麻岩
3.2016 年上海学生运动会“体彩杯”冰壶比赛中用的冰壶也称“冰上溜石”,
由天然花岗岩制成。下列岩石按成因与制作冰壶的石材是同一种类的是
A. 大理岩 B. 石灰岩 C. 砂岩 D. 玄武岩
4. 长白山天池附近的岩石矿物颗粒很细小,表面有气孔。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断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区别布有世界著名的石林景观,图中可以反映该区域主要岩石种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一个地区总是具备其特点的地表形态,国内黄土高原发育最典型的地貌是
A.喀斯特地貌 B.黄土地貌 C.风成地貌 D.流水地貌
7.下列四幅景观照片中能反映黄土地貌的是
A. B. C. D.
8.黄土地貌中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被叫做
A.塬 B.梁 C.沟 D.峁
9.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钙、磷并合适农作物成长的土壤多见于
A.流水地貌 B.黄土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海蚀地貌
10.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流水用途差异明显,致使河床特点也各不相同,其中堆积用途强盛的区域主要坐落于长江的
A. 河源区 B. 上游 C. 中游 D. 下游
11.曲流形成的重要原因是
A.河床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B.河床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C.河床凹岸和凸岸的侵蚀 D.河床凹岸和凸岸的堆积
12.假如你阅读某等高线地形图,发现“等高线上的数值一般在500米以上,等高线分布密集,表示河谷的等高线呈V字形”,那样此等高线图表现的地貌形态最可能是
A.平原 B. 丘陵 C. 山地 D. 高原
13.下图等高线地形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 山脊、山谷 B. 山脊、山脊 C. 山谷、山脊 D. 山谷、山谷
14.在大方垂直分层中,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15.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是由于该层热量直接来自
A.短波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方辐射 D.太阳辐射
16.对流层厚度因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上海区域一年中对流层厚度较厚的季节是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7.大方中的臭氧绝大多数集中在大方垂直分层中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18.平流层顶部温度较底部高是什么原因
A.云层反射 B.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C.空气散射 D.臭氧吸收紫外线
19.从上海到北京,飞机进入稳定飞行后,窗外晴空万里,下方云海茫茫。此时飞机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20. 读“大方保温用途示意图”,通常情况下,
晴天时气温日较差较大是什么原因
A.④弱,②强 B.④强,②强
C.④强,②弱 D.④弱,②弱
21.农村传统的防御霜冻的做法是傍晚燃烧秸秆放烟。如此做是由于烟尘可以与云雾
一样
A.增强地面辐射 B.减弱地面辐射 C.增强大方逆辐射 D.减弱大方逆辐射
22. 右图显示的热力环流模式是
A.夜晚的山谷风
B.白天的山谷风
C.夜晚的海陆风
D.白天的海陆风
23. 因为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的充气压力带是
A.赤道低充气压力带 B.副热带高充气压力带 C.副极地低充气压力带 D.极地高充气压力带
24.2016年2月,印度尼西亚锡纳朋火山(3°10′N,98°23′E)喷发,火山灰直冲高空,飘到了数公里外。影响火山灰扩散方向的风带是
A.中纬西风带 B.东北信风带 C.东南信风带 D.极地东风带
25.终年处在赤道低充气压力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种类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6.非洲大草原上,大型动物随干湿季变化进行一年一度的大迁徙。这种大迁徙发生在
A.热带季风气候区 B.热带雨林气候区
C.热带沙漠气候区 D.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
27.地处南北纬30°—40°国内西岸的气候区,其气候特点一般为
A.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B.全年高温、有明显旱雨季
C.夏天高温少雨、冬天温和湿润 D.全年温和湿润
28. 一个区域的气候种类可以参考该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季节变化特点进行判断。
下列四图中,能代表上海气候种类的是
A B C D
29.一个区域的气候种类可以参考该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季节变化特点进行判断。下表为某地的气候资料,气温单位为(℃),降水单位为(mm)。该气候资料所属气候种类是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20.1 | 23.0 | 27.6 | 30.2 | 30.7 | 30.3 | 29.2 | 29.1 | 29.1 | 28.2 | 24.9 | 20.8 |
降水 | 11 | 30 | 35 | 60 | 142 | 288 | 411 | 349 | 288 | 143 | 26 | 17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30.当中国风靡夏天风时,影响夏天风的高充气压力中心在
A.夏威夷群岛附近 B.印度平原附近
C.蒙古高原一带 D.菲律宾群岛以东的热带洋面
31.国内东北区域是世界上可以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区域,形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季风
C.纬度 D.土壤
32.右图中赤道以北区域,受西南季风控制时,呈现的
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湿润 D.炎热干燥
33.北半球反气旋是一种高压系统,其气流运动情况为
A.中心气流下沉,水平气流顺时针辐合 B.中心气流上升,水平气流逆时针辐散
C.中心气流上升,水平气流逆时针辐合 D.中心气流下沉,水平气流顺时针辐散
34.下列与气旋有关的天气现象是
A.梅雨 B.台风 C.寒潮 D.伏旱
35.2016年2月20日,超强飓风“温斯顿”横扫南太平洋岛国斐济。“温斯顿”是以下天气系统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6.影响国内的台风多来自于
A.南海 B.东海 C.孟加拉湾 D.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
37.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致使
①欧亚国内的山地冰雪不断融化 ②太平洋部分岛屿渐渐消失
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 ④影响东亚的台风数目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8.《巴黎协定》是“人类送给地球最好的礼物”。《巴黎协定》缔约国承诺采取手段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国内可采取的有效手段是
A.降低人口数目 B.开发用新能源 C.大力进步火电 D.扩大生产规模
39.人类活动很多排放氟利昂,对大方层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①增强温室效应 ②产生酸雨 ③破坏电离层 ④形成臭氧层空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0.上海在近年来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不断增加绿化和水域面积,目的是减缓上海的
A.臭氧洞 B.热岛效应 C.酸雨 D.雾霾
2、综合剖析题(共20分)
(一)气候总是遭到大方环流分布和移动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1 局部区域大方环流分布示意图
图2国内东部区域锋面移动示意图
41.读图1,图示时间是北半球__________。N地此时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其重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__带控制。
42.读图1,M地风靡风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差异的影响。
43.读图2,每年4、5月份,国内东部雨区坐落于图中Ⅰ、Ⅱ、Ⅲ三个地区中的____ 区,
此时,华北区域常会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______。
44.依据锋面两侧气流移动状况,江淮区域的梅雨是______锋。梅雨结束后,江淮区域将受_________________控制,出现________天气。
45.假如锋面雨带停滞不前,在7月将来,图中Ⅰ区域仍未进入雨季,那样国内东部区域旱涝灾害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
(二)读亚洲局部区域海平面充气压力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3 某年4月30日20时亚洲局部区域海平面充气压力分布图
图4 微信朋友圈热议的内容
46.读图3,图示时间甲地受__________充气压力控制,风向为__________。
乙、丙两地相比,风力更大的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47.读图3,A处附近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其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__。
图4是北京在该天气系统__________,微信朋友圈热议的内容,
微信朋友圈热议的内容按时间先后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第一学期高一地理学科期末考试答案
1、 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A | A | D | A | A | B | D | A | B | D |
题序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A | C | D | A | B | B | B | D | B | D |
题序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C | D | A | B | A | D | C | D | B | A |
题序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答案 | B | A | D | B | C | D | A | B | D | B |
2、综合剖析题(共20分)
(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41. 夏天(1分) 高温少雨(炎热干燥)(1分) 副热带高充气压力 (1分)
42. 海陆热力性质(1分)
43. Ⅲ (1分) 春旱(干旱、大风、扬尘、沙尘暴等,任答即可) (1分)
44. 准静止(锋)(1分) 副热带高充气压力(暖性高压)(1分) 伏旱(1分)
45. 南涝北旱(1分)
(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46. 高 (1分) 偏北(风)(1分)
乙地(1分) 等压线密集(水平充气压力梯度力大)(1分)
47. 冷锋(1分) 由西北向东南(偏北向偏南)(2分)
③ ② ① (3分,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①,顺序不可以颠倒)